智能家居赛道胜出者不会是APP更不会是PPT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9-28

智能家居赛道胜出者不会是APP更不会是PPT

  智能家居是一条“神奇”的赛道。这里各大门派高手云集,智能化产品、场景琳琅满目。无论是参赛者还是围观者都认定它前途无量,但眼下所有人包括参赛者自己也无法清晰地辨明未来的方向。这里巨头企业环伺,但却始终没有一家超脱于大部队之上,更没有一家独大者。大家踌躇满志,但又都得“摸着石头过河”。这样一条赛道,究竟谁会最终胜出?

  如果你经常逛电商平台或者家居家电卖场估计会发现,“智能”几乎成了家居家电的必备标签。能联网、能语音控制、能交互成了各类商品竞相展示的卖点。而在企业端,2022年以来,智能家居市场似乎也在酝酿新一轮的竞赛。

  4月19日,海信正式发布智慧生活品牌故事片《平凡的一天》,进一步诠释海信智慧生活理念:智慧生活的本质是“人”,要用有爱的智慧科技温暖每位用户的平凡生活。2020年以来,海信已相继发布“1×3×N”智慧新生活战略,以及推出Hisense Ailife智慧家庭应用服务平台,围绕家庭九大空间征战全屋智能赛道。

  同样是4月19日,小米智能生态官方微博宣布将推出一款全新产品,从宣传语来看,这款米家生态新成员很可能是新一代全屋智能中控。

  此前的3月中旬,华为推出新一代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和诸多智能产品。紧接着,云米科技也在随后的发布会上推出了“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据天眼查数据,2021年国内有16万家智能家居初创公司,涉及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全屋智能产业链。

  疫情来袭之时,家居家电行业曾整体出现过行业板块下滑(2020第一季度)47.5%的惨烈情景。在2021年,又遭遇了需求萎缩、原材料上涨等问题,而价格战也加剧了家电行业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产品和打法成了唯一出路。让家电更智能化、节能化、集成化,让房屋更加走向全屋定制、智慧互联的方向也就成了行业共识。

  其实早在2013年前后,国内智能家居就已开始萌芽。2015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带动智能家居单品硬件的火爆,从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智能摄像头、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产品开始纷纷成为业内关注度高的热门产品。再到今天,企业纷纷开始了场景化、一站式的全屋智能打法。

  参考亿欧智库根据Statista数据并加以整理测算得出的数据,中国智能家居行业2020年的市场规模约为4354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8000亿元。

  在出货量方面,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在不断优化中,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6亿台,同比增长17.1%。

  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在发布智慧新生活战略时曾表示,真正属于未来的智慧生活必然是多元、全域且全面的,必须是完全打通家庭、社区和城市的全场景、全业态、全智能的新生活方案,是智慧城市、友好社区与品质家庭的无缝连接与融合。

  也就是说,海信的智慧生活并不仅仅是全屋智能。海信想要做的是,利用家电去关联所有的类似于物业的服务,跟社区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甚至是包括道路交通、市政的城市公共服务。

  以冰箱为例,在集成了社区、城市的相关数据后,冰箱就可以为用户主动推荐周边性价比高商品,或者根据气候变化,定制更合理的食品清单和菜谱。同时,当市政数据也集成到产品上之后,用户在临时碰到断水断电这样的突发情况,也能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及时应对。

  海信这样超前的布局得益于其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先行实践,目前海信“城市云脑群”已经实现不同行政层级市区的打通与融合,并在青岛市南区、崂山区、广东江门市、内蒙古包头市等城区开始落地。

  “距离社区生态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等到了那个阶段,我认为现在所有的家电可能都要来一波更新换代潮,这样技术性革新会推动整个行业出现一个长时间持续性的增长。”海信家电集团副总裁夏章抓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全屋智能前景可期,但当下仍有不少痛点和挑战。根据CSHIA数据,2019年我国全屋智能家居落地套数约超过20-40万套,2020年全屋智能落地户数达到约30-50万套,仅占新开发楼盘的1%。

  面对全屋智能这样的新物种,出于对使用效果、数据隐私安全、安装成本等问题的担忧,消费者从认识到购买仍存在一定时间周期。

  具体到企业端,厂商对智能家居的认知还停留在以控制为目的,商业利益考虑的太多,用户诉求考虑的太少,打造入口中心化生态,试图建立封闭利益。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数据,去年全球物联设备已经多达126亿,到2025年可能接近250亿,几乎一个创意就催生一款硬件,每一款硬件都要匹配一个App,结果是每个App彼此断裂,各自为政。

  另外,设备不是深度智能,无法自主决策。设备依靠人的操控和云端决策,所谓的“智能”不过是简单地把人的意图传递给云端服务器,由人来控制设备,人需要操心的事情一件不少。

  这些痛点成为全屋智能快速成熟的阻碍,智能家居未来究竟走向何方,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认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探索路径,没有最优解,更没有标准答案。美的CIO张小懿也曾有这样的表达:“我们现在可能还不能说,美的选择的路径是最佳。

  “虽然全屋智能的概念很火,但实际上现在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家电智能化往什么地方走?没有哪个企业已经看清楚了。”海信家电集团副总裁夏章抓认为。

  不过,随着全屋智能向3.0阶段推进,技术需求错配沟壑逐步收窄,竞争正回归服务体系完整度的角逐。

  “全屋智能到最后一定不是单产品叠加,而是全场景、一站式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这会成为整个产业链的角力重点方向。”夏章抓认为,行业内全屋智能有两个方向相当明确:一是由被动智能向主动智能跃升,二是开放。

  艾瑞咨询亦认为,在全屋智能3.0阶段,竞争边界与消费者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倡导“无命令式主动服务”,入口成为伪命题,人和场景交互方式应是更直接、自然的状态,以场景感知用户需求为主导,完成双向交互,最终进入“千人千面”的高智能化水平阶段。

  业内将国内的玩家分成五大阵营,分别为:以海信、海尔、美的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以欧瑞博、Aqara绿米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创企;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

  尽管未来仍不清晰,但如果你长期关注这条赛道就会发现,不同打法的企业的发展轨迹已经有了差异,未来赢家的身影似乎也在逐渐显现。

  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其对于智能家居的概念化、战略化的内容较为丰富,但落地产品及方案主要集中在少数智能单品,比如智能音箱层面的内卷上,试图通过掌握这一入口来掌握话语权。然而,由于其在智能家居的研发、品类与设计层面做的并不算深入,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已呈现边缘化之势。

  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阵营与家电厂商阵营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打法也不同,但殊途同归,都聚焦在全屋智能的方向。

  华为全屋智能的优势是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它既提供全屋智能的“大脑”,也基于鸿蒙系统开放底层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是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让智能家居生活渗透到底层家居的系统与环境层面。从打法来看,它不是做自有品牌全品类布局,而是引入外部厂商与品牌伙伴,丰富单品品类,做大鸿蒙系统智能家居生态,基于此提供全屋智能服务。

  这一方式看似是打造开放生态,但实操中会发现,所有接入的产品必须要按照华为的逻辑改造,其实相当于失去了产品独立性,因此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只是把小部分产品拿到华为系统试水,自己的拳头产品都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而小米智能家居主打生态链合作,其生态链企业达到100多家,品类从智能手环、电视、音箱到智能温控、门锁和照明设备、空气净化等,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已成型。

  但从小米的系列产品来看,主要涉及智能小家电,短板在于缺乏爆款级大型智慧家电,无论是空调还是冰箱、电视,其单品的品质竞争力也不够。对于手头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小米的家居产品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小米全屋智能的战略还不足以支撑消费者对未来智能家居的想象。

  而对于海信为代表家电企业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围绕全屋智能,企业已经拥有了经过市场检验的全品类产品体系,可以随时为用户实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灵活性更大、更务实的选择。

  更为关键的是,在还没有形成最优解共识的情况下,相较于靠一堆手机APP甚至是PPT概念打天下的企业,已经有过成功案例的参与者,胜出的可能性无疑要更大一些。

  智能电视是较早实现智能化的单品,而海信在智能电商方面已经深度布局10年。10年间,海信不断强化电视大屏的AI服务能力,场景越来越丰富,交互越来越简洁。

  据奥维云网的统计数据,2020年智能电视全渠道的销售量占有率达到95.5%、2021年达到97.1%,智能电视全面普及。相比之下,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渗透率有着明显的差距。

  去年2月,经历了智能电视化转型的全部过程的夏章抓来到海信家电集团担任副总裁,负责海信整个白电业务的智能化转型。

  海信内部认为,智能化是白电近几十年最大的一次变革机会。现在,家电智能化在海信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是海信集团董事长林澜“今年亲自盯的几件事”之一。此前,智能化工作汇报每两周就要上一次集团办公会。多位海信集团高管围绕这项工作有着不同的分工。

  这个市场上最终真正成气候的一定是真刀杀出来的,现在海信的做法就是小步快走、快速迭代、快速试错,观察用户反应、市场反应。“海信已经把黑电的转型的经验拓展到整个家电的全系列产品上。同时,加上海信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上面的布局,海信拥有着几乎最完整的一个产业链。这也是海信最大的优势。” 夏章抓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