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新模式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2-02

张建中: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新模式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管理的基层平台。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青山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努力争创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从2012年1月开始分批在47个社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有力加强了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

  完善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实行的是“市—区—街道—居委会”的管理模式。其中,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许多政府职能。随着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尤其是群众对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出新要求,传统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基层管理的新形势。为此,青山区按照“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的思路,重新调整划分了街道、社区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街道办事处突出统筹规划、协调资源、监督管理、指导服务、综合治理的职能,原先承担的一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下放到社区,并对街道办事处机构、领导职数和工作人员进行精简。每个社区成立一个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安排社区各项工作。每个社区组建一个社区管理服务站,全面承接街道办事处下放的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12类64项工作。社区居委会不再承担行政性事务,主要开展自治工作,成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5个委员会和其他组织。通过这样的改革,青山区形成了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党委、社区管理服务站、社区居委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

  强化保障。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要强化,“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要有效运转,必须有一定的人、财、物作保障。从实际情况看,一些社区工作之所以强不起来,与缺乏相应的人、财、物保障有很大关系。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青山区通过公共资源向社区聚集、公共财政向社区倾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将更多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到社区,夯实社区工作基础。配强社区领导班子和队伍,实现有人管事;按标准对社区工作和服务进行经费核定,并列入财政预算,实现有钱办事;对街道、社区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增加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实现有场地议事。

  突出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突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基层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更应该把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在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青山区牢固树立“社区是居民的、社区是为居民服务的”理念,始终突出“五化”功能,落实“服务”二字。一是强化社区党委的统筹协调能力,有效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在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同时,发展和引进多样化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型社会组织,实现服务载体社会化。二是社区通过组建管理服务站,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服务流程便捷化。三是把400户居民划为1个网格,社区对网格进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满足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服务内容精细化。四是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化平台,网格员通过手机终端对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矛盾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处理,实现服务手段数字化。五是社区居委会广泛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治活动,积极组建各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